膏药布 | 无纺布胶带
 快速订购电话
 13522156651〖北京〗
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产品介绍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
企业信息
 
 
 新闻中心
针灸遭遇科学评估的质疑及对策
  一、《科学美国人》发文质疑针灸价值
  美国颇有影响力的科普杂志《科学美国人》2016年8月1日发表署名文章,题目为“研究质疑针灸的价值”。作者以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于1971年在北京阑尾炎术后接受针灸治疗的故事开始,介绍美国针灸热几十年来一路高涨,至今未衰。到目前为止,除了遍布美国各地的针灸诊所以外,梅奥医学中心和麻省总院等很多大医院都设有专职针灸治疗师。因为公众的需求,美国联邦政府在针刺研究领域也没少投入,从2008年以来,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(NIH)等机构投入了近亿美元资助针灸的科学研究,其中NIH科研资金7千3百万,国防部出了1千2百万。
  但到目前为止,临床研究的结果并不乐观。最主要的问题是,很多在西方实施的临床随机对照针灸治疗一些常见病症的试验发现,针刺穴位与假针刺(包括针刺非穴位点、用牙签刺激皮肤、针不穿刺皮肤等方法)的临床疗效没有大的差别。批评者认为针灸不过是“超级安慰剂”。2012年纽约MSKCC癌症中心的专家曾做过一个大型荟萃分析,收集了29个西方针刺试验报告,其中包括1.8万例因疼痛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原始数据,分析表明针灸疗效统计结果要优于安慰剂对照组。但批评者认为差异太小,对小差异的临床意义持保留观点。近几年,关于针灸机理的研究确实有一些进展,除了脑啡肽通路以外,最近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增加组织腺苷产生镇痛作用,但其它物理刺激也可以增加腺苷,而且这个机理不能解释针灸对非疼痛病症的作用机理。作者还指出,对针灸机理的研究有可能推进对疼痛的认识,发现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,治疗顽固性疼痛。或许现在是取其精华,走下一步的时候了。作者的未言之意为,是要抛弃糟粕的时候了。
  其实,这篇“针灸科普”文章的到来早在期待之中。西方针灸试验研究给针灸界带来的困惑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。笔者曾多次就此问题发表评论文,针对这些难题提出过学术解释和假说,还设计了科研计划并提出了多项建议。(见:中医药研究在美国的机遇与挑战,中医杂志,2004.10;中医临床研究的十大学术难题,中西医结合杂志,2009.5;针刺研究的困惑与假说,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,2013.11)。下面是笔者6月26日参加“纽约中医论坛”微信讨论时同中医针灸界专家对话中发表的部分观点。